錢穆先生說過🪃🤶🏽,中國的核心思想就是禮🧝🏿♂️,它是整個中國人世界裏一切習俗行為的準則🎴,標誌著中國的特殊性。
中國傳統生命禮俗👸🏽,包含生育✍🏽、成人或成年⛴、結婚、慶生、喪葬、祭祀等,大部分都從西周時期傳承到當代,淵遠流長👨👨👦。期間盡管有所變革👂,但仍保有特定的精神與儀式🪂🫃🏼。
含璋弄瓦🔋,抓周見誌,是為誕生有禮🤞。
挽發以笄👲,弱冠命子,是為成人有禮。
舉杯合巹🚯,問名納吉🤏🏻,是為成婚有禮🧜🏿♀️。
題聯頌德,敬賀長齡,是為慶壽有禮。
居喪思親👮♀️👊🏼,披發執杖👦🏽🐝,是為喪葬有禮🧛🏽。
登高感懷🤨,奠酒追思,是為祭祖有禮🚶♂️。
本書就上述六種禮俗,講解其源起🏤、意義、變革,涉及其文學與文物,使今人了解傳統,以提升生命的價值🍷🏜。
葉國良著
上海書店出版社2017年3月出版
索書號:K892.26/Y429
ISBN:978-7-5458-1418-7
目錄
自序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禮與俗的區別
第二節 生命禮俗與過渡儀式的定義
第三節 外在的禮文與內在的禮意
第四節 本書的資料與論述方式
第二章 生育禮俗
第一節 生命的起始與年齡的算法
第二節 產前產後的預防措施
第三節 胎教
第四節 接子禮與三月之名
第五節 對當代生育禮俗的思考
第三章 成人與成年禮俗
第一節 成丁禮⛓、成年禮、成人禮的區別
第二節 先秦的冠笄之禮
第三節 名外取字的原因
第四節 歷代漢族成人和成年禮俗
第五節 與成人禮相關的文學
第六節 恢復成人禮的呼聲與思考
第四章 結婚禮俗
第一節 婚姻的形態
第二節 先秦的婚禮
第三節 漢族婚禮的演變
第四節 漢族婚姻中的兩性地位
第五節 與婚禮相關的文學與文物
第六節 對當代婚禮的思考
第五章 慶生禮俗
第一節 古人不慶生的理由
第二節 漢族慶生禮俗的緣起
第三節 漢族慶生禮俗的形態
第四節 與慶生相關的文學與文物
第五節 對當代慶生禮俗的思考
第六章 喪葬禮俗
第一節 漢族周邊民族的喪葬形態
第二節 古漢族對生命的認知及五服理論
第三節 先秦的喪葬禮儀
第四節 孔門論喪葬
第五節 漢族喪葬禮俗的演變
第六節 三年喪由禮俗變成法律
第七節 與喪葬相關的文學與文物
第八節 對當代喪葬禮俗的思考
第七章 祭祀禮俗
第一節 祭祀的形態及其理由
第二節 先秦祭祀理論
第三節 先秦祭祖禮儀
第四節 漢族祭祖禮俗的演變
第五節 與祭祀相關的文學與文物
第六節 對當代祭祀禮俗的思考
第八章 研究禮俗的基本方法
第一節 比較民俗學的概念與研究步驟
第二節 歷時性與共時性比較研究法
第三節 禮俗變遷的因素
第四節 禮俗變遷的方向
第九章 結論
第一節 如何看待禮俗問題
第二節 如何看待禮與法的問題
第三節 如何看待西風東漸的問題
附錄一 各章 讀後的自我測試
附錄二 資料索引
附錄三 引用書文目錄
附錄四 進一步的參考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