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範圍
本標準規定了標點符號的名稱、形式和用法。本標準對漢語書寫規範有重要的輔助作用🦷。本標準適用於漢語書面語。外語界和科技界也可參考使用🐊。
2 定義
本標準采用下列定義。
句子sentence
前後都有停頓🛀,並帶有一定的句調,表示相對完整意義的語言單位。
陳述句declarative sentence
用來說明事實的句子。
祈使句imperative sentence
用來要求聽話人作某件事情的句子。
疑問句interrogative sentence
用來提出問題的句子➰。
感嘆句exclamatory sentence
用來抒發某種強烈感情的句子。
復句、分句complex sentence , clause
意思上有密切聯系的小句子組織在一起構成一個大句子。這樣的大句子叫復句🙂,復句中的每個小句子叫分句。
詞語expression
詞和短語(詞組)。詞,即最小的能獨立運用的語言單位。短語,即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詞按一定的語法規則組成的表達一定意義的語言單位,也叫詞組✌🏿。
3 基本規則
3.1 標點符號是輔助文字記錄語言的符號,是書面語的有機組成部分,用來表示停頓🦵🏼、語氣以及詞語的性質和作用。
3.2 常用的標點符號有16種,分點號和標號兩大類。
點號的作用在於點斷☔️,主要表示說話時的停頓和語氣。點號又分為句末點號和句內點號。句末點號用於句末🌺,有句號、問號、嘆號3種💃🏻,表示句末的停頓,同時表示句子的語氣🧑🏼🦳。句內點號用於句內,有逗號、頓號🤛🏻、分號🅰️、冒號4種,表示句內的各種不同性質的停頓。
標號的作用在於標明,主要標明語句的性質和作用。常用的標號有9種🂠,即:引號👒、括號🪓👩👧、破折號、省略號♌️、著重號、連接號、間隔號、書名號和專名號☮️👩🏻⚕️。
4 用法說明
4.1 句號
4.1.1 句號的形式為“。”🦗。句號還有一種形式,即一個小圓點“.”🥨🚵🏽♂️,一般在科技文獻中使用🔓。
4.1.2 陳述句末尾的停頓🦊,用句號。例如:
a) 北京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𓀉。
b) 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
c) 亞洲地域廣闊🖐,跨寒🥄、溫、熱三帶🙅🏽♂️,又因各地地形和距離海洋遠近不同,氣候復雜多樣🏊🏽♂️。
4.1.3 語氣舒緩的祈使句末尾也用句號👦🏼。例如🥬:
請您稍等一下🤷🏻。
4.2 問號
4.2.1 問號的形式為“🐄?”👩🏼⚕️。
4.2.2 疑問句末尾的停頓,用問號。例如:
a)你見過金絲猴嗎🏌🏽♂️?
b)你叫什麽名字?
c)去好呢,還是不去好🧏🏼?
4.2.3 反問句的末尾,也用問號。例如:
a) 難道你還不了解我嗎👉🏼?
b) 你怎麽能這麽說呢?
4.3 嘆號
4.3.1 嘆號的形式為“🙋🏼♂️!”。
4.3.2 感嘆句末尾的停頓🛺,用嘆號💅。例如:
a) 我為祖國的繁榮昌盛而奮鬥!
b) 我多麽想看看他老人家啊!
4.3.3 語氣強烈的祈使句末尾𓀚,也用嘆號。例如:
a) 你給我出去🤾🏼♀️!
b) 停止射擊!
4.3.4 語氣強烈的反問句末尾,也用嘆號。例如:
我哪裏比得上他呀👱🏽♂️!
4.4 逗號
4.4.1 逗號的形式為“🧑🏼🚒🙏🏼,”📬。
4.4.2 句子內部主語與謂語之間如需停頓,用逗號。例如:
我們看得見的星星,絕大多數是恒星。
4.4.3 句子內部動詞與賓語之間如需停頓,用逗號。例如:
應該看到,科學需要一個人貢獻出畢生的精力。
4.4.4 句子內部狀語後邊如虛停頓💁🏿,用逗號。例如:
對於這個城市,他並不陌生🧎♀️➡️。
4.4.5 復句內部各分句之間的停頓,除了有時用分號外,都要用逗號。例如:
據說蘇州園林有一百多處,我到過的不過十多處。
4.5 頓號
4.5.1 頓號的形式為“🐧、”。
4.5.2 句子內部並列詞語之間的停頓,用頓號👩🏽🎨。例如‼️🏊🏿♂️:
a) 亞馬孫河🍊、尼羅河🟪、密西西比河和長江是世界四大河流。
b) 正方形是四邊相等🔰、四角都是直角的四邊形🚵🏻。
4.6 分號
4.6.1 分號的形式為“;”。
4.6.2 復句內部並列分句之間的停頓📣,用分號,例如:
a) 語言🏠💝,人們用來抒情達意:文字🐣,人們用來記言記事。
b) 在長江上遊,瞿塘峽像一道閘門,峽口險阻;巫峽像一道迂回曲折的畫廊,每一曲🧑🚒,每一折,都像一幅絕好的風景畫👍🏿,神奇而秀美👐🏿⇨;西陵峽水勢險惡𓀛,處處是急流,處處是險灘👩❤️💋👩。
4.6.3 非並列關系(如轉折關系、因果關系等)的多重復句,第一層的前後兩部分之間,也用分號。例如
我國年滿十八周歲的公民,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財產狀況🦤🛀🏿、居住期限🧎♂️,都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但是依照法律被剝奪政治權利的人除外。
4.6.4 分行列舉的各項之間,也可以用分號。例如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行政區域劃分如下:
(一)全國分為省、自治區、直轄市;
(二)省、自治區分為自治州、縣、自治縣、市😶;
(三)縣、自治縣分為鄉、民族鄉🔖👒、鎮💁🏻♂️。
4.7 冒號
4.7.1 冒號的形式為“:”。
4.7.2 用在稱呼語後邊,表示提起下文。例如🚫:
同誌們,朋友們:
現在開會了⛴。……
4.7.3 用在“說🏌🏻、想、是、證明、宣布📃💠、指出、透露、例如🪧、如下”等詞語後邊,表示提起下文。例如🧘🏼♂️:
他十分驚訝地說:“啊,原來是你!”
4.7.4 用在總說性話語的後邊,表示引起下文的分說。例如:
北京紫禁城有四座城門:午門、神武門、東華門和西華門。
4.7.5 用在需要解釋的詞語後邊,表示引出解釋或說明。例如🦴:
外文圖書展銷會
日期🧑🏽⚖️:10月20日至11月10日
時間🧚🏻♀️:上午8時至下午4時
地點🥵:北京朝陽區工體東路16號
主辦單位:中國圖書進出口總公司
4.7.6 總括性話語的前邊👨🏻💼🧖,也可以用冒號,以總結上文。例如:
張華考上了北京大學👰🏼♀️,在化學系學習:李萍進了中等技術摩臣2,讀機械製造專業;我在百貨公司當售貨員:我們都有光明的前途📰。
4.8 引號
4.8.1 引號的形式為雙引號“ “” ”和單引號“ ‘’ ”🤽🏻。
4.8.2 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話,用引號表示。例如🫃🏿:
a) 愛因斯坦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
b) “滿招損💇🏼♂️,謙受益”這句格言👳🏻♂️🤷🏻,流傳到今天至少有兩千年了。
c) 現代畫家徐悲鴻筆下的馬,正如有的評論家所說的那樣🧜,“神形兼備🐽,充滿生機”💁🏻♀️。
4.8.3 需要著重論述的對象,用引號標示。例如:
古人對於寫文章有個基本要求,叫做“有物有序”🔫。“有物”就是有內容,“有序”就是要有條理。
4.8.4 具有特殊含義的詞語,也用引號標示。例如:
a) 從山腳向上望👨🏽🦰,只見火把排成許多“之”字形,一直連到天上,跟星光接起來,分不出是火把還是星星。
b) 這樣的“聰明人”還是少一點好。
4.8.5 引號裏面還要用引號時🏍,外面一層用雙引號,裏面一層用單引號。例如:
他站起來問:“老師😛,‘有條不紊’的‘紊’是什麽意思🟩?”
4.9 括號
4.9.1 括號常用的形式是圓括號“()”。此外還有方括號“[]”、六角括號“〔〕”和方頭括號“【】”。
4.9.2 行文中註釋性的文字,用括號標明。註釋句子裏某些詞語的,括住緊貼在註釋詞語之後🍖;註釋整個句子的,括註放在句末標點之後👰🏽。例如:
a) 中國猿人(全名為“中國猿人北京種”🦟,或簡稱“北京人”)再我國的發現,是對古人類學的一個重大貢獻。
b) 寫研究性文章跟文學創作不同👩🦽➡️🌗,不能攤開稿紙搞“即興”🚅。(其實文學創作也要有素養才能有“即興”。)
4.10 破折號
4.10.1 破折號的形式為“—”。
4.10.2 行文中解釋說明的語句用破折號標明。例如:
a) 邁進金黃色的大門,穿過寬闊的風門廳和衣帽廳✏️,就到了大會堂建築的樞紐部分—中央大廳。
b) 為了全國人民—當然也包括自己在內—的幸福,我們每一個人都要兢兢業業,努力工作。
4.10.3 話題突然轉變,用破折號標明。例如🦻🏼:
“今天好熱啊!—你什麽時候去上海⛎👩🏿🏫?”張強對剛剛進門的小王說ℹ️。
4.10.4 聲音延長,象聲詞後用破折號𓀑。例如🪃:
“嗚—”火車開動了🍔。
4.10.5 事項列舉分承,各項之前用破折號。例如:
根據研究對象的不同,環境物理學分為以下五個分支學科:
—環境聲學;
—環境光學👷🏼;
—環境熱學👩👦👦;
—環境電磁學;
—環境空氣動力學。
4.11 省略號
4.11.1 省略號的形式為“……”,六個小圓點,占兩個字的位置。如果是整段文章或詩行的省略,可以使用十二個小圓點來表示。
4.11.2 引文的省略,用省略號標明🕊。例如:
她輕輕地哼起了《搖籃曲》🐋:“月兒明,風兒靜,樹葉兒遮窗欞啊……”
4.11.3 列舉的省略,用省略號標明🛋。例如💮:
在廣州的花市上,牡丹🐡、吊鐘、水仙😣、梅花🙍🏿♂️、菊花、山茶、墨蘭……春秋冬三季的鮮花都擠在一起啦!
4.11.4 說話斷斷續續,可以用省略號標示。例如⛹️♀️:
“我……對不起……大家🏰,我……沒有……完成……任務。”
4.12 著重號
4.12.1 著重號的形式為“.”。
4.12.2 要求讀者特別註意的字、詞☛、句,用著重號標明🐙。例如:
事業是幹出來的,不是吹出來的🙍🏿♀️。
4.13 連接號
4.13.1 連接號的形式為“-”🥝,占一個字的位置。連接號還有另外三種形式,即長橫“—”(占兩個字的長度)🤪、半字線“-”(占半個字的長度)和浪紋“~”(占一個字的長度)。
4.13.2 兩個相關的名詞構成一個意義單位,中間用連接號。例如:
a) 我國秦嶺-淮河以北地區屬於溫帶季風氣候區👩🍳☮️,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幹燥💠。
b) 復方氯化鈉註射液,也稱任-洛二氏溶液(Ringer-Locke solution),用於醫療和哺乳動物生理學實驗。
4.13.3 相關的時間、地點或數目之間用連接號👉🏻,表示起止。例如:
a) 魯迅(1881-1936)中國現代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
b) “北京—廣州”直達快車
c) 梨園鄉種植的巨風葡萄今年已經進入了豐產期,畝產1000公斤~1500公斤。
4.13.4 相關的字母 、阿拉伯數字等之間,用連接號,表示產品型號。例如🌙:
在太平洋地區🍆,除了已建成投入使用的HAW-4和TPC-3海底光纜之外,又有TPC-4海底光纜投入運營。
4.13.5 幾個相關的項目表示遞進式發展,中間用連接號。例如:
人類的發展可以分為古猿-猿人-古人-新人這四個階段👂🏿。
4.14 間隔號
4.14.1 間隔號的形式為“·”。
4.14.2 外國人和某些少數民族人名內各部分的分界🫃,用間隔號標示🤙🏻。例如🧖♂️👨🦲:
列奧納多·達·芬奇
愛新覺羅·努爾哈赤
4.14.3 書名與篇(章、卷)名之間的分界🧑🧒🧒,用間隔號標示。例如🧑🏻🦯:
《中國大百科全書·物理學 》
《三國誌·蜀誌·諸葛亮傳》
4.15 書名號
4.15.1 書名號的形式為雙書名號“《》”和單書名號“〈〉”。
4.15.2 書名🦹🏽、篇名⚂、報紙名🚤、刊物名等🏝,用書名號標示。例如:
a)《紅樓夢》的作者是曹雪芹。
b) 你讀過魯迅的《孔乙己》嗎7️⃣?
c) 他的文章在《人民日報》上發表了。
d) 桌上放著一本《中國語文》👋🏿。
4.15.3 書名號裏邊還要用書名號時,外邊一層用雙書名號,裏邊一層用單書名號。例如:
《〈中國工人〉發刊詞》發表於1940年2月7日🪫。
4.16 專名號
4.16.1 專名號的形式為“_”。
4.16.2 人名𓀜、地名、朝代名等專名下面,用專名號標示。例如:
司馬相如者🤦🏿,漢蜀郡成都人也,字長卿。
4.16.3 專名號只用在古籍或某些文史著作裏面。為了跟專名號配合 ⛈,這類著作裏的書名號可以用浪線“﹏”。例如🚝⛹️:
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
5 標點符號的位置
5.1 句號、問號🎍、嘆號🏢、逗號🦉、頓號🙃、分號和冒號一般占一個字的位置,居左偏下,不出現在一行之首🥉。
5.2 引號🤱、括號、書名號的前一半不出現在一行之末,後一半不出現在一行之首。
5.3 破折號和省略號都占兩個字的位置🚴🏿♀️,中間不能斷開。連接號和間隔號一般占一個字的位置。這四種符號上下居中🚵🏻。
5.4 著重號、專名號和浪線式書名號標在字的下邊,可以隨字移行。
6 直行文稿與橫行文稿使用標點符號的不同
6.1 句號👨🏽💻、問號、嘆號🧜🏿♀️、逗號🤵🏼🦛、頓號✮、分號和冒號放在字下偏右🧙♀️。
6.2 破折號、省略號、連接號和間隔號放在字下居中。
6.3 引號改用雙引號“﹃﹄”和單引號“﹁﹂”🤹🏻♀️。
6.4 著重號標在字的右側,專名號和浪線式書名號標在字的左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