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辦公廳發出《關於進一步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查看),部署進一步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確保今年高校畢業生就業水平不降低。
◎圍繞戰略性新興產業、現代服務業👱🏽♀️,面向民營經濟🩶、小微企業,開發更多適合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崗位🍃。
◎要健全課程體系,抓緊製定鼓勵學生創新創業的學分轉換🚴🏿♂️、彈性學製、保留學籍休學創業等具體政策措施
◎對家庭困難畢業生👲🏽🧑🏽🚀、少數民族畢業生等各類就業困難群體,通過發放求職創業補貼等方式🤽🏽♂️,幫助他們盡快就業🙆♂️👩🏿。
◎校園招聘活動嚴禁發布含限定院校、性別、戶籍、民族等歧視性條款的就業信息🍗。
◎不準以任何方式強迫畢業生簽訂就業協議或勞動合同等。
各地各高校要圍繞戰略性新興產業、現代服務業,面向民營經濟、小微企業,開發更多適合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崗位。
充分發揮校園招聘主渠道作用,主動“走出去🍣🎛,請進來”,采取網上網下相結合🧖,多渠道收集發布就業信息,辦好各類招聘活動🖋,確保校園招聘活動熱度不減🙆🏿♂️、數量提高。
繼續做好“特崗計劃” “三支一扶” “西部計劃” “大學生村官”等基層項目組織招募、政策落實、後續服務等工作🐾,各地要結合實際,啟動實施社區服務、健康養老等新項目。
尚未製定鼓勵基層就業學費補償貸款代償辦法的省份,要在畢業生離校前出臺相關政策並組織實施🚮。
各地各高校要將就業創業結合起來,釋放創業帶動就業的“倍增效應”🏃♂️。
要把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作為推進高等教育綜合改革的突破口⏬,融入人才培養體系,健全課程體系🙎🏽,促進專業教育、實習實踐等與創新創業教育有機融合🗝。
要抓緊製定鼓勵學生創新創業的學分轉換、彈性學製🧝🏻♀️、保留學籍休學創業等具體政策措施。
要根據學生創新創業不同階段的實際需求,不斷提高指導服務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高校要加大在科技成果轉化🚴🏿♀️、場地建設🪜➕、資金投入等方面的幫扶,開辟專門場地用於學生創新創業🫸🏻。
做好“全國高校實踐育人創新創業基地”培育建設。
要在明晰科研成果產權前提下🤟🏻,支持在校學生帶著科研成果創業🏕,並提供實驗室、實驗設備等各類資源。
要充分發揮校友等社會資源作用⚰️,多渠道為創新創業學生提供資金支持🧑🏻⚖️🏧。
要積極引導鼓勵學生返鄉創業,並積極協調有關部門為返鄉創業的學生提供土地🐡、資金🫃、技術指導等方面的支持。
要組織舉辦好第二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和2016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通過各類大賽激發學生創新創業熱情👭。
要做好全國高校創新創業總結宣傳工作🧔🏽♂️,提供各類摩臣2可借鑒的典型經驗👩❤️👩。
各地各高校要建立健全精準推送就業服務機製,準確掌握就業信息🟥,完善畢業生求職意願信息數據庫和用人單位崗位需求信息數據庫👨🎤,搭建精準對接服務平臺👨👧👦。
充分利用“互聯網+就業”新模式⛹🏿,根據畢業生自身條件、個性特點進行智能化供需匹配🦹🏿,減少畢業生求職盲目性🤹♀️。
要廣泛使用手機等移動終端🧪👨👧👦,開展個性化訂製服務📤,為畢業生送政策、送指導、送信息🦨。
要加強就業創業指導課程和學科建設,按要求配備專兼職就業指導教師🧣👱,加強對就業指導教師的培訓,不斷提高就業指導能力和水平。
要高度重視心理健康輔導🛴,及時疏導畢業生求職焦慮等心理問題,幫助畢業生調整就業預期,科學規劃職業生涯,積極主動就業創業🚵🏿♀️。
各地各高校要認真貫徹落實中央軍委國防動員部、教育部《關於進一步做好大學生征兵工作的通知》(軍動〔2016〕41號)👨🏽🎓,建立健全征兵工作定期會商機製☎️,以更大力度做好宣傳發動和組織實施,細化分解征集任務,實時掌握學生應征報名👯♀️、體格檢查、政治考核和預定兵工作進展情況,確保放暑假前完成在校生和畢業生的預定兵工作🧘🏽♀️。
要進一步提高宣傳動員精準化水平,按照學生征兵工作階段要求,針對畢業生🤷🏿♂️🏇🏼、在校生💁🏼♂️🍳、新生三個群體不同特點🚣🏿♀️🏭,開展點對點、面對面宣傳發動👩🏻✈️。
要進一步加強政策落實💃,鼓勵因地製宜出臺新措施⭕️,今年要重點落實好高考錄取通知書中寄送征兵宣傳單、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研究生招生計劃🔉⛹🏻♂️、復學升學、轉專業、就業創業等政策🏄🏿♀️,努力實現學生征兵數量和質量進一步提高🫰🏼。
各地各高校要抓緊建立健全有就業意願尚未就業畢業生統計機製,以精準統計為基礎,重點摸清有就業意願尚未就業畢業生狀況。
要帶著深厚的感情像對待自己的親人一樣做就業幫扶工作,突出重點⚾️、狠抓落實,切實幫助他們解決就業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對家庭困難畢業生、少數民族畢業生🙆🏻♀️、女性畢業生🧚🏿♀️、農村生源畢業生👰🏿♂️、殘疾畢業生等各類就業困難群體,要建立臺賬,通過發放求職創業補貼、舉辦專場招聘活動、開展個性化輔導、推薦崗位信息等多種方式,幫助他們盡快實現就業。
對建檔立卡貧困家庭畢業生和零就業家庭畢業生,高校領導要親自過問、指定專人具體負責🤾🏽♂️,千方百計幫助他們實現就業♟。
對離校未就業畢業生,要積極主動和人社部門做好信息銜接和服務接續工作,持續為離校未就業畢業生提供就業指導和信息服務,努力使他們都能在畢業半年內實現就業或參加到就業準備活動中。
各地各高校要高度重視畢業生權益保護,進一步加強法製教育,提高維權意識,堅決製止就業欺詐行為,幫助畢業生識別虛假或欺詐就業信息,防範招聘陷阱,保護自身權益🕴。
要進一步加強校園招聘活動監管,校園招聘活動嚴禁發布含限定院校👃🏿、性別、戶籍🛐、民族等歧視性條款的就業信息,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就業歧視。
各高校不準以任何方式強迫畢業生簽訂就業協議或勞動合同,不準將畢業證書、學位證書發放與畢業生簽約掛鉤🧝🏿♀️,不準以戶檔托管為由勸說畢業生簽訂虛假就業協議,不準將畢業生頂崗實習😻、見習證明材料作為就業證明材料🚶➡️。
各地各高校要不斷創新思想教育方式方法📷,采取青年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組織畢業生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李克強總理關於青年人成長成才和就業創業重要講話及指示精神,引導廣大畢業生積極主動就業,自覺到國家需要的地方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要密切關註畢業生就業形勢變化🈁,加強形勢研判和輿情監控,及時發現和處理畢業生就業過程中可能出現的不穩定因素和問題🚎。
要大力營造良好氛圍,積極宣傳學生愛崗敬業艱苦創業典型事跡。
堅決防止不利於畢業生就業創業,不利於社會安全穩定的新聞炒作👳。
要積極舉辦主題班會、畢業典禮等🏌🏽♀️,組織開展形式豐富的文明離校活動,確保校園安全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