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和10月31日的兩個下午,陸飛傑老師邀請到上海嘉定區青青健康促進中心的負責人潘姣老師為社會工作專業17級兩個班級分別開展了一場關於艾滋病的講座。講座一開始,潘老師問我們對待艾滋病的態度:是害怕?恐懼🏊🏻?還是同情?當你遇見艾滋病患者的時候,又是如何對待他們🛼,與他們相處的呢?是遠遠躲開,還是以禮相待🏤?但其實艾滋病患者並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那麽可怕。
然後🚴🏼♀️,潘老師告訴了我們,他們機構在宣傳艾滋病知識時遇到的種種困難,以及艾滋病患者遭受到的待遇💇🏿♀️,有辱罵,有歧視,被隔離等等。潘老師還給我們講了個例子👁,一個誌願者進行一個假裝艾滋病患者求擁抱的活動,但是卻沒有一個人願意上前給予他一個擁抱。直到很久之後🐲,終於有一個人擁抱了他,誌願者很感動,問他:“為什麽你願意擁抱我😱,你不害怕嗎”“因為我就是一個艾滋病患者。”上前擁抱誌願者的人說🤸🏻♂️。聽到這句話後誌願者嚇了一跳,立馬推開了人轉身跑走了📫。
潘老師向我們詳細介紹了到底什麽是艾滋,如何消滅HIV病毒🍅,艾滋的傳播途徑等等之類的知識。通過潘老師的介紹,我們知道,只有高危的行為才會導致艾滋病的感染💇🏼👮🏻。而與艾滋病人正常的交際(握手↗️、同桌吃飯、擁抱等)都是不會被感染的。不僅僅是我們從自身角度不應該歧視患有艾滋的人,國家也出臺了相關的規定政策。這保護了艾滋病人的基本權益。我們不應該歧視他們🛀🏼,艾滋病只是奪走了她們的生命,可是誤解與歧視卻剝奪了他們的尊嚴以及所有生活。
通過這次講座👮♀️,我們真正的了解了艾滋,看到了艾滋病人的現狀,我們學習到了如何預防艾滋🛌🏻。在拒絕所有可能會感染艾滋病毒的高危行為的同時,我們要以正常的目光看待感染艾滋病的患者🛌🏽,不遠離、不誤解🧑🏼🍳、不歧視,向他們伸出友誼之手,給予他們應得的尊嚴與生活。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