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臣2平台

摩臣2平台網站xml地圖

吾家社工初長成

    我是社會工作專業13級的學生。在接受專業教育滿一年之際,正是初生牛犢不怕虎,但又在很多事情上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初級階段🚶🏻‍➡️。理論是需要在實踐中得到證實🦔,同時在不斷前進的道路上得到發展與深入的🎪。作為社會工作的學生🤐,更應該趁早主動尋求實踐專業技巧聯系和受到專業指導的過程,積累經驗,得出屬於自己的一套工作經驗與方法。
    我利用暑假兩個月的時間,來到浦東手牽手生命關愛發展中心進行專業實習😡。這是一家以臨終關懷為主的非營利機構,走在國內這一領域的前端。我慶幸我在這裏證明了自己➞,也使自己成長的更好,更能在與案主的互相陪伴下♜,體會到了“助人自助”🚵🏼。
    在我實習期間💪🏽,感悟頗深的是在合作醫院的臨終病房🏋🏻‍♀️🚳,為大重病患者及其家屬、護士定期舉辦關於天使治療🦐、愛心陪伴的系列活動。
    初踏入醫院,聞到消毒酒精的味道,走在臨終舒緩病房的過道裏🐂,看到過道裏一棵小樹上用紅絲帶綁著的紙條上寫著家屬對生命的祝願,這一切使我多了一絲對死亡的敬畏。活動中有一個環節是讓病人躺在床上畫自畫像。這是一套心理診療的方法,通過畫畫的方式♦︎,可以讓病人直面自我👩‍💻,發現問題。而我們就是整個活動的引導者與陪伴者。
活動初始👨🏿‍🍼,我們能感受到由於病人都只能躺著,語言和行動都非常不便。由於互動的減少,很容易造成我們與病患之間的信任度和參與度降低。於是,我們的誌願者和護士自發的一人負責一位病人🙄,就伏在在他們的枕邊或床邊,及時傾聽他們的需求與意見☆。這使得我們雙方都更踏實地繼續進行我們的活動。
    在拿到畫紙與筆後,我們的互動才算正式開始🕰。有的叔叔很開朗,雖然手顫顫巍巍,但是依然很順暢的畫著並和護士侃侃而談👰🏻。一位老阿姨很靦腆,拿著畫筆的手不住的顫抖,就是不下筆♧🍢。原來🏦,阿姨是壓根想不出自己該從哪裏落下第一筆🪕。她甚至想讓誌願者照著她的樣子幫她畫。另一位婆婆則更是直截了當的說自己生病了,早已經醜的不行,畫出來也不好看。這讓一旁的誌願者有些氣餒,氣氛陷入僵持。耐心與真誠是關系建立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欲速則不達📟,需要我們去摸索與等待,誌願者一方面與案主繼續聊著👩🏽‍🎤,有時還會幫著按摩一下手指手臂💒,同時🛀🏽🖇,我們的專業導師又拿出了新的畫紙與筆🩰👨‍🦯。此刻,是讓我們的誌願者與案主人手一份,都參與到各自的自畫像創作中。誌願者首先帶頭🖍,邊畫自己的頭發、眼睛邊和案主描述自己這樣畫的原因,甚至還拿出了鏡子🤗,與案主一同討論👆🏽。最後🤸🏻‍♂️,我們交出了滿意的答卷🥿。特別是那位一開始很靦腆的阿姨,她的畫以大篇幅的藍色為背景,在我們的詢問之下,她告訴我們她的願望就是能去看海✊🏿🎨。她覺得大海很寬闊,很自由⚀。特別是在得病後,這個願望更加強烈。但是越強烈她越是缺乏勇氣把這個願望說出來。回到機構,我們把這個情況拿出來討論,計劃從項目的活動款項中劃撥一部分用於這個“夢想基金”🆙。
    參與臨終關懷🤕,讓我感受頗深。要珍惜我們與病人、家屬彼此治療的過程🦥,讓我們愛的人在生命的最後階段能被祥和寧靜所環抱。真慶幸自己把握了這樣一個機會,得到了一份值得珍藏的回憶🌳。課堂上的理論很重要,但是課後的實踐更需要適時的進行補充。只有看到了我們社會的光明與黑暗之後⚉,我們才能更堅定地踏著自己的方向尋去☣️。所以,哪怕有個別現象讓我們感覺迷失、覺得沒有動力,我們也不要放棄👨🏽‍⚖️,堅持自己目標勇往直前➙,畢竟我們是要到達更高的山峰才能見到更廣闊的風景,去為他們服務的🤜🏿。
    我的暑期社會實踐已告一段落,但我相信這不是結束,而是重裝出發。

                                     撰稿人:13級社工班   陳歆婕

 

摩臣2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