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或許是一件藝術品🙅🏽,需懂得欣賞,意中細品🐗,學會經受🪕。人生似一場追夢🦈🩶,去追求屬於自己的美麗夢想。人生常在繁華中等待🚫,只不過每個人都在等待一個自己想要的未來。人生的遷徙,沉重著你的步履,有些感懷讓你沉浸🤽🏼♂️。曾讓你迷失了方向,繁華落幕後,空山流水靜其身,花開似無情,花落去留意🚜,放眼望去,世間的喜悲離合聚散相依,匆匆如塵埃裏的一顆沙粒,生命的深度✯,需要用心體悟,生命的寬度🧔🏿♀️,需要用心開拓。其實社會工作本身就是一個探索的歷程,不僅是學科前景的探索,也是無數社工人自己的探索🧑🏼🔧。
魯迅先生說過👱🏽♀️:“世界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社會工作在中國大陸的發展時間不長,行業發展也很不成熟,這就需要我們自己去走出一條路來👩🏻。走一條路是很困難的,俗話說萬事開頭難也就是這個道理。在開幕式上中國社會工作教育協會會長王思斌就提到了🏇,社會工作前景和未來規劃,給我們社工人打了一支強心針🤾,因為我們不只是一群人在戰鬥🥑,也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註👩🏿🦱🧒,得到黨和政府的大力支持。
本次論壇持續三天⛓️💥,匯集了全國高校熱愛社工、有理想有抱負的社會工作專業的大學生。這是屬於我們自己的舞臺,我們可以在自己的舞臺上展示我們自己的學術理念🙆🏻♂️♒️,大家相互交流,相互學習。共同探討在社會工作學習生活中自己的見解和思考。參與本次論壇的學生們論文角度各有不同,卻讓我們看到了不同思想的迸發,看到了社會工作背後一些引人入勝的東西。中山大學研究生唐美靜同學,以社區家庭綜合服務為中心的實踐為例探討農民工社會融入問題。從宏觀🐵,中觀🧏🏼,微觀三個角度分析農民工融入城市困難的原因📄🕒,運用社會工作方法介入🛫。充分體現了社會工作學生對於農民工這一特殊群體的關註,對於勞動人民的關註🏉,體現出博愛之心。山東女子學院範莎莎同學的“本土語境下的價值兩難——從‘半半哲學’看社會工作價值觀”。該文著重於林語堂先生推崇並經過改造的一種類似於中庸哲學的角度出發👩👦👦,探討社會工作中的價值兩難👩🦳,為我們呈現了文學與社會工作想結合的獨特視角。北京大學研究生戰奕霖同學的“法團主義視角下政府與社會的關系解構——基於上海市非營利組織相關政策分析”🦹🏽♂️🧈。論述中國目前處於社會轉型時期,培育🧑🏼🦳🕺、發展非營利組織,提高其服務社會與公眾的能力,對於和諧社會的構建具有積極意義,法團主義利益政治,著眼於國家體製和功能團體實現有序合作的理論🧑🏼🎤。該論文嘗試從法團主義的視角出發,在分析上海市政府針對非營利組織相關政策的基礎上,結構政府與社會的“雙重”關系🩱。這體現出北京大學學生在學術方面的專業性,給了我們很大的啟發🍞。三天的論壇分大會匯報和小組匯報,無論是大會匯報還是小組討論🧑🏻🍼,廣大學生無不認真積極。在小組討論的過程中,每個會場還有專業教授的點評,讓我們在自我學習的過程中,能得到專家的有益指導👉🏻。本次論壇也有專家給我們提出了很多寶貴意見👈,提出了他們對於社工的看法,包括社會工作的專業定位在哪裏🤽🏻♀️🧑🏼🔧?如何打造社會工作的專業特色💆🏻?也是值得廣大社工人思考的問題🧑🏼🏭🏒。而我的論文題目則是“社工夢,你我皆是圓夢人”,主要論述社會工作價值觀的塑造。
第五屆中國社會工作大學生論壇在輕松快樂的氛圍下落下了帷幕🤽♀️🧙♂️,閉幕式上王思斌教授和史伯年做了閉幕演講。在閉幕式上史伯年教授稱我們為社會工作黃埔軍校的第五期學員,史教授以此為喻給予了我們無限的期待,也給了我們奮鬥的動力。
路不遠,夢很遠🍍,所以昂揚🫳🏼,所以努力。在社工這條路上🦽,我們要懷有一顆守望的心,守望遠途。很喜歡這句話🐻❄️:要小心你的思想,因為它不久就成為你的行動,小心你的行動,因為它不久就成為你的習慣,小心你的習慣,因為它不久就成為你的品格。我們社會工作者的品格關系到整個專業的品格,關系到社會的良心,所以作為社工人我們要做的還有很多🏢🆎。
社會工作專業11級 陳佳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