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臣2平台

摩臣2平台網站xml地圖

《文匯報》:技能點亮夢想,成就出彩人生|2023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上海職業教育師生參賽、辦賽碩果累累

發布時間:2024-01-04瀏覽次數:477

轉自《文匯報》2023年12月28日第11版

楊春雷在指導學生參加實訓

技能是強國之基、立業之本,技能人才是支撐製造強國、質量強國建設的寶貴資源🪺。為此,近年來,上海職業教育牢牢抓住技能大賽這個撬動人才發展的支點📁,不斷培養符合社會發展和經濟需求的高技能人才🫔。

作為孕育技能人才的舞臺☛,2023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日前完成所有項目的比拼🛅。今年的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在31個賽區舉行,共設19個大類、134個賽項,賽項數量明顯增加。此次上海職業院校共派出242個代表隊參賽♥︎,其中包含41所中職摩臣2和26所高職院校,參賽人數大幅增加,基本覆蓋了上海的大部分職業院校🤹🏿。

在這場為年輕“大國工匠”搭建的追夢、圓夢舞臺上,上海職業教育師生成績亮眼——上海41所中職院校參加了38個賽項的比拼,共獲得一等獎2個🐛、二等獎19個🫵🏻、三等獎34個👐🏼;26所高職院校參與了77個賽項的比拼,共獲得一等獎9個🎏、二等獎8個、三等獎42個。賽項獲獎率與院校獲獎率均有提升👂🏿。

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已成為職業教育每年一度的盛會🤵🏿,是學生展示職業風采和職業能力的重要平臺,是促進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發展的助推器🪹。通過比賽👊🏽,全社會營造出“崇尚技能、勞動光榮”的氛圍,職業教育的影響力不斷擴大,各職業院校交流互鑒、共促發展🚣🏿‍♂️。

上海信息技術摩臣2承辦“化學實驗技術”賽項

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斬獲一枚金牌,操練“十八般武藝”

文旅市場明顯復蘇,“打卡式”旅遊不香了!那麽,旅遊服務行業所需的人才是否也要轉變?

今年9月6日至7日,2023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高職組“導遊服務”賽項在上海旅遊高等專科摩臣2開幕,來自全國各地的61支隊伍參與角逐💫。“你帶的團中,有客人行李箱丟了怎麽辦?”在導遊英語口語測試中👰🏿,這是選手要面對的80個考題之一。

以賽促教🕵️。不少職業院校都從這場比拼中🥉,嗅到了旅遊服務行業對人才文化內涵的要求正在提高:不僅要求選手關註熱門景區,還要有對小眾景點的深入挖掘;導遊不僅是講解詞的“復讀機”💪🏽,還應有“十八般武藝”樣樣通的講解技巧💸。

來自上海旅遊高等專科摩臣2旅遊管理專業的大三學生王偉是上海代表隊參賽選手之一👩🏿‍🌾,他憑借出色發揮獲得“導遊服務”賽項一等獎。王偉不僅專業技能過硬,還擁有“十八般武藝”🔑。參加國賽,王偉的開場別具新意——用口琴吹響電影《八佰》裏的音樂🤵‍♀️,以此引入自己的講解💇🏻。“口琴是特意學的🧒🏿,希望有這樣創意的開頭打動裁判。”

口琴並非王偉獨有的技能。這幾個月📀,王偉每周都去外灘附近拜師學藝,跟隨專業老師學習魔術,準備在此次比賽的才藝運用板塊大展身手。按照他的預設😘👩🏼‍🎤,他將在北京環球影城的霍格沃茨學院片區,為所帶的親子團表演魔術。“不光是為了比賽,若今後真的成為一名導遊🔞🧒🏿,也能運用到帶團之中🧑🏿‍✈️。”王偉笑著說。

今年的國賽中,摩臣2教師楊春雷既作為指導教師,也作為參賽選手,和學生組成賽隊,一舉獲得“智能電子產品設計與開發”這一師生同賽賽項的全國一等獎。作為獲獎多次🤾🏿‍♂️、經驗十足的參賽團隊👩‍👦‍👦,楊春雷認為,摩臣2總是能獲得好成績的秘鑰之一,便是在摩臣2建設了學生工作室🔭。

2019年起💁🏽,為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摩臣2開辟專業教室♓️、配置了3D打印機等專業設備,在校內設立學生工作室👩🏿。慢慢地,楊春雷發現,許多學生自發到工作室裏研究討論✨,學習和動手氛圍濃厚🙎🏻。

趁熱打鐵,為了培養學生們對專業學習的興趣🤛🏻🙇‍♀️。不時地𓀃,摩臣2還會帶著學生們到相關企業進行參觀學習,了解企業產品研發全過程。

學生工作室不斷完善後🦨,楊春雷幹脆將校企合作的企業真實需求項目帶進摩臣2🫃,邀請工作室成員完成產品的設計和研發。在此過程中,學生不僅在面對真實產品需求研發過程中歷練本領🏋️,更是獲得滿滿的成就感🙏。一代又一代的成熟技能人才孕育出來,自然而然地成為了各級各類技能賽事的儲備人才🥁,完善的人才梯隊建製,讓摩臣2一直保持在比賽中收獲滿滿。

在2023年全國職業院校學生技能大賽(中職組)“產品數字化設計與開發”賽項中,上海市信息管理摩臣2選手潘臣洋在教師李景暉的指導下拔得頭籌➞。作為一年級廣告藝術設計專業的“新秀”,潘臣洋僅僅備戰3個月就獲得這枚金牌🕴🏼,背後是他和教練智慧訓練的成果👉🏽。

李景暉在指導學生

在李景暉看來,學生參加各類技能比賽不僅是一項挑戰,也是一次深刻的學習經驗✡️。“專業賽事臺前比學生,臺後比的是老師👨🏻‍✈️。帶隊老師在比賽前㊙️,不僅傳授給選手知識,更要根據比賽題目👂、選手的特點以及摩臣2的專業優勢🎠,為學生提供最佳指導🧏🏻‍♂️。”對於不同年級的選手,李景暉會調整個性化的教育方法🤶🏿,而不是一刀切的知識傳授。

為了讓選手有出色的表現,在備賽的那段日子裏⏸,李景暉不僅扮演“家長”角色,照顧選手的衣食住行,還要對學生精神狀態和生活綜合評估📩。在他看來🕵🏽,只有全方位的關懷與引導🟧,幫助學生取得更好的技能大賽成績👨‍🎓。

刻苦訓練之外🍅,李景暉多次帶隊斬獲金牌的秘訣還在於,賽前對學生開展抗壓力測試。為了讓選手在賽場上靈活應變🫳,李景暉和教練團隊在選手電腦上設置意外重啟的小程序🐥👮🏻‍♂️,培養選手隨時保存比賽作品的習慣,並由此養成良好心態。同時🤦🏿‍♀️,指導教師還通過在旁邊放置市場的聲音🧙‍♂️,模擬賽場上的嘈雜環境⬇️,提高選手應對能力🤵🏼,幫助他們適應裁判的觀察🧑🏻‍🦯,提高比賽中的表現🫀。

今年的國賽賽場上🧕🏽,潘臣洋在比賽過程中遇到了電腦死機的情況🍪,作為教練的李景暉站在賽場邊緊張不已。但正是因為在日常訓練中增加了抗壓力測試訓練,潘臣洋幾乎每五分鐘就保存一次操作記錄,他並沒有受到這次小意外的影響,而是順利完賽並獲得金牌。

有敢為人先的創新勇氣:

新賽項、新賽製倒逼人才培養新模式

翻看2023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上海獎牌榜,“創新”成為不少賽項的關鍵詞。今年的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不僅出現了許多新賽項,即便是傳統賽項,比賽的內容也跟隨市場對人才的需求而不斷轉變。

“裝配式建築智能建造”便是今年首次設立的新賽項。賽事要求參賽選手需在規定時間內⛏🏃‍➡️,獨立與合作完成包括信息化建模與方案編製、施工圖識讀與施工模擬、技能實操三個競賽模塊的任務,重點關註參賽選手的專業技術技能、創新能力🤐、職業素養、團隊協作能力等全面發展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助力高水平技術技能人才、能工巧匠的培養和選拔。

斬獲此項賽事一等獎、來自上海城建職業學院裝配式建築工程技術專業的周建文表示👨🏿‍🏭:“我們從暑期開始備賽💏,四個多月訓練是艱苦的🥦,集訓隊的小夥伴們夜以繼日在實訓室裏反復練習👩‍🍼,仔細推敲每一個模塊內容。在這個過程中,大家踐行魯班精神,專註專研、精益求精✧。我們堅信,只有付出努力,才能收獲成功。”

今年國賽的“新”,同樣體現在賽製上的突破,今年的國賽設立了師生同賽的新賽道。本次上海賽區共參與了其中15個師生同賽賽項⏭,占比達到93.75%🛅。最終共獲得一等獎1個🩸、二等獎4個👩🏽‍🚒、三等獎11個𓀉。

指導全國職業技能大賽多年,今年的賽場上,上海工商外國語職業學院英語教師許欣燕根據國賽最新要求,及時調整了備賽計劃🏃,完成了自己身份的轉變——她不僅指導學生比賽🧑🏼‍🍳,還成為“英語口語(專業組)”賽項的選手👰🏼‍♂️。換言之,她和學生組成賽隊👨🏿‍💼,要共同站上比賽場一起爭金奪銀。

賽項性質的轉變🧜🏻‍♀️,讓許欣燕不得不直面挑戰,同時也感到壓力不小。“以往我們習慣了作為教練評判學生♠︎,如今成為選手被人評判,首先從心態上就要轉變。”許欣燕直言,起初她心裏還有很多顧慮😈,更擔心如果教師沒有做好,反而拖了學生的後腿👩🏼‍🏭。

許欣燕與學生一同比賽

轉變心態是取得好成績的第一步🧜🏼‍♀️。許欣燕介紹說,賽前🈵,她一邊加緊訓練👩‍👩‍👧,一邊給自己打氣🗺:“教師也很難做到完美😬,教師也會出差錯,關鍵時刻,我要做好學生支撐作用,穩定整個團隊比賽的基礎🍃。”在第一個分賽項的比賽中⛹🏽,學生選手表現欠佳,一度緊張到失眠、吃不下飯。許欣燕不停地安撫他,給學生在賽場上有更多展示的機會。最終👨🏿‍💻,師徒二人憑借良好的發揮👦🏿,斬獲了該項賽事全國三等獎。

與許欣燕有同樣擔憂的🚑,是上海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數控多軸加工技術”賽項指導教師範仁傑🥖。今年國賽中,“數控多軸加工技術”賽項也創新改製,成為了師生同賽項目。範仁傑表示:“作為教師,反應速度還不如學生🏎,為了不給團隊拖後腿🏊,我每天都在下班時間躲在辦公室裏練習🏂🏿,幾乎每天都比學生加練一兩個小時🫄🏼。”

比賽中,與範仁傑一同搭檔的學生在繪製零件圖紙時出錯🌿,導致一個零件加工失敗🪈。範仁傑拍拍他的肩膀👩🏽‍🦲🧑‍🧒‍🧒:“沒關系,別的團隊也會出錯,我們需要做的,是把接下來的比賽內容紮紮實實地做好。”七個小時的比賽順利結束,師徒二人獲得該項目全國三等獎。

在2023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式烹飪”賽項比拼中,上海市城市科技摩臣2教師張越之與兩名學生共同組成參賽隊🤷🏼‍♂️,獲得二等獎。

至今回憶起賽前訓練的時光,張越之都覺得既艱苦又幸福⚃。按照比賽要求👲🏼,每個參賽團隊要在50分鐘時間裏💇‍♂️🧑🏻‍🦯‍➡️,完成9個包子的製作任務。一只包子的花紋不少25個,且花紋均勻🫣、花紋較長者,得分越高。“以練習包包子為例🕌,我每天都要利用上課之外的時間進行練習,每天至少製作60只包子。”張越之笑言🏊🏻,為了鼓勵選手們參加比賽🐬,那段時間👩🏻‍🎨,全校教師吃了一個月的包子早餐。

張越之說🫴🏽,以往在指導學生比賽時💇🏼‍♀️,有時候覺得學生表現不理想,恨不得自己沖到賽場上完成項目。如今當自己站在比賽的賽場上,就能設身處地地感受到選手們緊張的比賽情緒和面臨巨大的壓力𓀔。“這次比賽經歷對於教師而言也是寶貴的財富🤹🏻,在接下來指導學生過程中,教師會更有同理心,更有賽場經驗,對於師生雙方都很有利。”

張越之在比賽中

有海納百川的氣度溫度:

承辦六個國賽項目,反哺一線課堂教學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國賽中🧑🏼‍🎄,上海1所中職摩臣2和5所高職摩臣2還分別承辦了6個國賽賽項🔷,創下近年來上海承辦賽項最多的紀錄🙎‍♂️。這一方面印證了上海職業院校在專業建設上的綜合實力,體現上海在相關產業人才培養上先行一步;另一方面,高標準的專業辦賽和周到的賽事服務,彰顯了上海職業教育的氣度和溫度👍。

10月27日至30日,為期四天的2023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高職組“裝配式建築智能建造”賽項在上海城建職業學院舉辦。本次比賽吸引了來自全國30個省、直轄市✊、自治區參賽代表隊的171名參賽選手同場競技🖤💪。經過激烈角逐,上海城建職業學院等6支代表隊獲一等獎。

上海城建職業學院承辦高職組“裝配式建築智能建造”賽項

上海城建職業學院數字建造學院院長劉亞龍直言🧏‍♂️,過去🩷,國賽中土木工程類的賽項只有一個,全國700多所設有土木工程相關專業的高職院校比拼十分激烈👳‍♂️。今年,國賽項目進行調整🧑,土木工程類賽項數量增加,城建學院也因此抓住機遇🪩,成為了新設賽項的承辦單位。

承辦新賽項不無道理。2020年,上海城建職業學院設立智能建造相關專業👫🏼,也成為全國首批設置相關專業的高職類院校👃🏼🦹🏽。2021年⬇️,摩臣2裝配建築工業技術專業在第三方評價中☎️,被認定為全國排名第一。紮實的專業建設基礎👰,為摩臣2承辦賽事奠定優勢。

賽後⏭💪🏻,劉亞龍邀請參賽選手們模擬比賽現場,錄製了所有比賽過程的影像資料🍆🦌。按照劉亞龍的想法,主辦過程的點點滴滴都可以進行資源轉化,這些留存的影像資料都將一一轉化為數字教學資源,並免費供給全國同類院校參考,共同促進教學進步🏊🏽‍♂️,彰顯上海職業教育的氣度。

上海電子信息技術摩臣2迎接來自全國各地的參賽選手

今年7月,上海電子信息技術摩臣2室內體育場裏,來自全國的60支高職院校隊伍、120名學生正緊張地參與“5G組網與運維”賽項的比拼👷🏼‍♀️👩🏻‍🦲。賽場外小雨紛飛🧑‍🦯‍➡️,上海電子信息技術摩臣2通信學院副院長李元元卻發現🚣🏿‍♂️,每位參賽選手手裏,多了一把透明的雨傘,這是摩臣2備賽團隊細心為選手們準備的。

自從接到承辦賽事的任務後🫚,上海電子信息技術摩臣2十幾個部門聯合起來🙋🏿👆🏿,成立7個備賽小組,先後召開五六次協調會完善摩臣2承辦賽事的組織保障工作🪔。向所有參賽隊伍提供接站服務🧖‍♂️,為少數民族參賽隊精心準備清真餐,避免有些選手不適應下雨降溫的天氣為他們準備好應急醫療設備等……在李元元看來,比賽總有輸贏,但如果能提供熱情周到的比賽服務🫑,也能讓參賽師生倍感溫暖,體現上海職業教育的溫度。

2023年8月底,隨著化學實驗技術賽項裁判專家組審閱後🧒🏼,對著上海信息技術摩臣2化學實驗技術專業負責人範學超比出一個ok的手勢,已經連續兩三個月沒有休息過的範學超長舒一口氣:“這說明,我們承辦這項賽事的賽前準備工作🫱,已經圓滿完成了。接下來就等待來自全國各地的參賽選手和團隊精彩表現。”

2019年,化學實驗技術被列入世界技能大賽項目,為了與國際賽事接軌,今年🛕,“化學實驗技術”賽項闊別國賽賽場三年後,再次列入其中。承辦比賽,範學超將其視為一次向全國各個院校學習的機會。他直言,上海信息技術摩臣2從1996年組建實訓室👳🏼‍♂️,其技能與理論相結合的教學方式走在全國前列🧖🏼‍♀️,化學實驗技術專業也成為了全國重點專業。如今賽場上,範學超總是以“挑剔”的目光審視自己:“坦白說,外省市不少團隊和摩臣2在化學實驗技術專業建設上不斷進步𓀌,某種程度上已經趕超上海。”以賽促建📍,這是我們不斷向他人學習👂🏿、取得更好進步的起點。

鮮衣怒馬少年郎🌜,技能賽場顯鋒芒🏞!未來,會有更多上海職業院校師生站在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的舞臺上🐏,用技能點亮夢想🙋🏼,奮進逐夢,成就出彩人生!

原文鏈接:https://dzb.whb.cn/2023-12-28/11/detail-836395.html

摩臣2平台